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工作动态

我市圆满完成市县行政审批机构组建工作

时间: 2017-02-13 作者:石家庄市编委办

    组建市、县行政审批机构,是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进全市行政审批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举措,也是省委、省政府交给省会城市先行先试的一项重大课题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石家庄市着手谋划市、县两级行政审批体制机制创新工作,开展摸底调研、考察学习、拟定方案等相关准备工作截止2017年1月底,全市行政审批机构组建工作圆满完成。

    一、顺应改革要求,谋划全域改革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是持续深入做好全市“放管服”工作的重要抓手,是转变市、县政府职能、提高行政效能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。去年9月,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0次会议要求省会城市先行先试,率先设立行政审批局。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省委常委、市委书记邢国辉、市委副书记、常务副市长税勇多次作出重要指示,为全市推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工作提供了强大力量。市委、市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带领相关县(市)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赴银川市、衡水市进行考察学习,市编委办也组织相关人员赴天津滨海新区、唐山曹妃甸区、湖北襄阳市进行调研。借鉴先进地区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经验,结合自身实际,研究制定了整体改革方案,明确在市、县两级及相关开发区(园区)同步启动组建行政审批局工作,标志着全市在全面深化改革、全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
    二、理顺体制机制,科学规范实施。坚持审管分离,事权集中先易后难,稳妥推进统筹协调,规范实施”的原则,彻底打破以部门为主体的行政审批体制,将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交由一个部门行使,变外部循环为内部流转,实现审批与监管相互促进。一是市、县政府均在现有机构限额内,按照“撤一建一”的原则,做好机构组建编制和事项划转工作市级撤销并粮食局,将市粮食局的职责和机构并入市发改委,在市发改委加挂市粮食局牌子,县级利用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,将空余出的机构限额设立行政审批机构,为、县政府工作部门;按照“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划转编制和人员;按照“先易后难、循序渐进、统一划转、集中审批”的原则,集中审批事项。市级行政审批局一次性划入行政审批事项133项,做到了应划尽划。二是做好归口分类,审批事项整合工作采取直接划入、整体入驻及派驻三种形式,集中审批事项,现场进行审批。原来分散在市、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事项,集中划转到行政审批局后,将经济、建设、社会等不同领域内的审批权限,按照“大处室”制进行综合设置,形成了分散审批向集合业务并联审批工作模式的转变,实现了审批效率大提速。三是强化人员选拔,打造一流队伍。为确保行政审批局高效运转,坚持高标准,拓宽选人范围和渠道。市级行政审批局优先选拔40岁以下、本科以上学历的干部到行政审批局工作。县级行政审批局结合各自工作实际,对划转人员也提出了年龄和学历要求。人员划转设3个月过渡期,过渡期满,行政审批局满意的办理调动手续,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退回原部门进行调换。人员补充坚持从全市乡镇基层干部中选拔,组建高素质的干部队伍,保证组建后行政审批局高效运转,努力将行政审批局打造成培养干部、输出干部的重要窗口。

    三、上下协同努力,积极稳妥推进。为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组建工作任务。石家庄市委主要领导要求,全市组建工作完成时限由3月底提前到1月底,加快推进步伐。税勇常务副市长亲力亲为,多次听取专题汇报,掌握每周工作动态,召开调度会议。各县(市)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,精心谋划。深泽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、强力推进,成为全市首家挂牌的县级行政审批局鹿泉区委区政府,3次派人到威县取经,重新选择办公场地,打造一流政务大厅。高邑县专门邀请威县行政审批局授课,介绍经验做法。市、县各有关部门自觉服从大局,积极支持改革。市、县编制部门充分发挥牵总作用,及时做好上下沟通,加强工作调度。市编委办采取集中办公,即报即批的方式,加班加点,简化审批流程,动员大会后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全部完成了21个县(市)区及相关开发区(园区)设立行政审批局的批复工作。深泽县在去年12月16日率先挂牌,藁城、鹿泉、栾城、正定在12月25日前完成挂牌,循环化工园区和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以上的平山、鹿泉、晋州、元氏经济开发区及正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12月底前完成挂牌,其他县(市)区在2017年1月20日前全部完成挂牌任务。